申请需谨慎 美国博士的陷阱

70448 2015-12-04
美国博士申请,毫无疑问,套磁几乎是最大头了。那么对于申请博士来说,专业名称只是代号,没有太大的意义,最重要的是方向。

本人对出国的理解是片面的。对博士申请的评价指标也是非常狭义的。所以,这篇日志算是我的一点见解。

博士申请,方向最重要!专业是其次。

美国博士申请,毫无疑问,套磁几乎是最大头了。那么对于申请博士来说,专业名称只是代号,没有太大的意义,最重要的是方向。

在同一个专业下,方向很杂。比如在机械系,有应该去MSE的教授,有应该去EE的教授,有应该去IEOR的教授,有应该去CE的教授等等。为什么他们都会跑到机械系来呢,因为他们在招聘的时候正好这个机械系缺助理教授,有faculty opening,所以他们就来了。其实不止是美国的系里是这样,全球也都是这样子的。这就印证了博士的方向最主要的观点!
 

美国的博士与中国的博士有什么不同?(工程学科)

美国的博士,名字叫 Doctor of Philosophy;中国的博士,名字叫Doctor of Engineering。

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,美国的博士是哲学博士,是偏理论的。中国的工程学科博士是偏工程的,当然也有很多理论派教授。
 

为什么美国名校的教授都偏理论?

我是学车辆工程的,应用性很强。我在选校过程中,发现了一个现象。比如MIT,GIT,CIT等等名校,想套磁无从下手。为什么?因为做的都是理论,没有实践。经过一些深思与查询资料,我理解了为什么名校的教授偏理论这一点。美国名校都是各地挖教授的。传说中的,“纵向扬名,横向发家”一点不假。想拿到纵向课题,几乎是要必须从事理论研究。因为理论研究足够前沿。因为拿到理论研究的纵向课题,又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(nature等),自然就被名校挖走了。在学校排名中,学校里教授论文影响力占了很大的比例。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名校的教授都做理论,而非应用了。而且本身就叫哲学博士,不是工程研究。
 

为什么中国高校的存在很多偏应用的教授?

其实,读到博士这层,几乎是为了科研而培养,必须深入搞理论,而不是应用。但是中国很怪,高校里有很多偏应用的教授招收博士生。其实道理就是,想发家,就得接横向课题。想拿到横向课题,几乎一定要做工程应用了。在国外,拿横向课题不容易的。但是在国内,拿横向课题挺容易的。至于为什么,那就是中国特色了。比如企业领导将50万的某课题给大学的教授做,(其实课题很简单,自己企业里肯定有人能做),然后教授在完成课题后,相应的要给这个领导拿点好处费。这样一个交易下,一个课题被解决掉了,企业领导赚了25万,大学教授赚了25万。相信在读工程应用类的学生都见过此类事件。因为能赚到钱,发展好,所以中国很多教授喜欢偏应用的方向,自然他们再带出来的博士也是偏应用的。
 

所谓的好方向与差方向?

好方向与差方向是相对的。

如果有人致力于一辈子做科研,进高校当教授,那么学个理论的方向是很好的选择,那么这个理论方向就是好方向。

对于我来说,更想去工业界发展。工程应用类的博士在工业界真的是如鱼得水。在国内,很多工程应用类的博士毕业的薪水更是高的吓人(我见识我)。在国外,工程应用类的博士的发展更是钱途光明。

所以在我眼里,狭义的认为,偏应用能去工业界的方向就是好方向。其实我感觉到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工业界。

 

想申请到好方向的课题组很难?

想加入能够从事好方向的课题组真的很难!

打个比方,就比如保研和考研的比。在同一个学校里,保研的人肯定优先把方向好的,未来发展好的教授抢到手。那么留给考研的人来说,选的导师基本都是挑剩下的,想去个好教授手底下干挺困难的。

同样,对于好方向的实验室来说,自己实验室里想继续读博的人已经足够满足这个课题组的招生了。

肯定奇怪怎么那么多人读博呢?其实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想读博的,但是这些在好方向的实验室里呆着的人,他们明白再一次在这个实验室里读个博士要比硕士毕业发展更好,所以他们选择读博了!

那么,既然好方向的实验室已经有了充足的生源,为什么还要对外招聘博士生呢?即使候选人来自牛校,就一定适合这个课题组吗?

所以,好方向的实验室基本不会招中国学生的。除非这个好方向的实验室的BOSS是中国人(但是这几率很小,因为在美国当教授的中国人几乎都学的是理论)。

 

就拿汽车方向来举例子。

我套磁过加拿大的教授(加拿大好多学校都有汽车教授,很惊讶)。逼格很高,套了能有50个教授,只有1个教授回复我。当然这个教授是中国人。而且这个教授挺挑的,因为根本就不愁招生。

我套磁过德国的教授。几乎都不回复邮件。有一个比较好的教授,直接问我会不会德语,不会就不要。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教授看了我的简历,告诉我如果半年内招收不到欧盟的学生,再考虑我。还有一个让我很不爽的教授,告诉我来可以,所有费用自己拿,想做的课题自己带来,包括实验经费自己掏,他们只负责发毕业证。。。

我套磁过日本的教授。的确不太友好,根本不鸟我。因为发的比较多,说我打扰到了他们的生活。

我套磁过韩国的教授。也拒绝我了,我很不爽,打电话过去问原因。他们的理由就是,自己实验室想读博的人已经够了,为什么要招我这个外来户。。。

美国的汽车更是坑,密歇根大学有那么几个教授,俄亥俄州立大学有几个,但是都不好进啊。克莱姆森大学AD狂魔,密歇根理工大学AD狂魔,密歇根州立大学(事精)被喷的够多了。剩下其他的弗吉尼亚理工的ME有一个教授吧,托福要求105。。。UCD有个电动车教授,没见过课题组有中国人。明尼苏达双城有一个教授,但是几乎不招人。爱荷华大学有俩日本教授,不招中国人。伊利诺伊芝加哥分校有一个中国教授,不理人。当然可能个人背景也很差。

总之,我感觉,好方向的申请真的很难。
 

烂方向的实验室好申请吗?

是真的挺好申请的。我被反套了N个教授。

当然这N个教授,几乎全是中国人,也有几个老外。

为什么我会被反套,因为这些中国人做的偏理论,不好招生,而且倾向于招中国人,自然就反套我了。

这些教授的邮件都很友好。我说我没做过,我不会,他们就说有培训。我说我怕能力不够,不能持续拿funding,他们就告诉我钱永远不是问题。他们还一直诱惑我跟什么Intel和IBM公司合作等等。我一问过找工作如何,能学到什么动手能力。他们就含糊的回答的。
 

为什么烂方向要招大量的中国人?

一方面原因是中国教授多,并且从事烂方向的研究。

另一方面就是,自己招生相对难。

因为自己学校的硕士几乎不选择这些烂方向。他们想招生只能招美国排名相对靠后的学校的学生来读博,这些学生的素质毫无疑问不太让教授满意了。但是中国人不一样了,素质都高,一个个的往美国挤。所以能够招到素质很高的中国学生,就自然不会选择在美国读硕的素质相对差的学生了。

一句话,招中国人能招到好生源!

留给未来师弟师妹的话。

留学绝不是目的!是手段!是一种实验目标的方式。

要清楚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么,自己到底以后想做什么?

如果未来想在美国大学里从事科研,那就去申请名校的理论派。

如果未来想回过在大学里从事科研,那就先去了解青年千人计划吧。(未来的事不好说,一个政策压死人,能持续多久都不知道。)

如果未来想进入工业界,成为一个世界人(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工作),那还是来读硕士吧,不要读博了。

个人不建议在美国博士毕业直接回国。因为直接回国属于倒贴,没人拿你当回事,毕竟中国是关系社会。只要在美国有点小成就,中国来请你回国的时候,你才能衣锦还乡!

所以,如果是独生子女,如果想回来孝敬父母,如果深爱着中国。如果能在本科或硕士毕业就能找到一份有着优厚的薪水的工作的话,就不要来美国读博了。因为你可能读博以后发现,自己的选择是错的。读了博之后还不如当初不读。自己的发展还不如当时找工作的同学。赚到的钱没有人家多。更多的是死撑着的面子。留学的新鲜感与荣誉感是短暂的,自己的兴趣与目标才是永恒的。

写的可能没有逻辑。也可能没解释明白。当然个人见识少,观点可能有些偏激,只当做个玩笑吧,不要太认真。

编辑:Rainy 来源:寄托天下 发布于:2015-12-04 10:20
51offer二维码
长按识别二维码,关注51offer公众号
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留学资讯

相关阅读